当前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文汇路校区体育教研室 > 正文
朱风书


个人信息:朱风书男、196711月生江苏兴化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委会秘书长兼任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学术信息:研究领域为学校体育心理,研究方向为运动优化心理与行为,以及运动提升自我控制理论与实践。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 9 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各1项,出版专著 1 部,参编专著3部。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SCI学术论文5篇,在《体育与科学》、《沈阳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 余篇。

学术获奖情况:先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分会报告),第十届体育科学大会专题报告以及全国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学术会议优秀奖,获江苏省体育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指导的研究生论文获得2021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

科研项目情况

论文发表

1.朱风书, 吴雪萍, 周成林. 不同身体活动水平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抑制能力的行为和脑电特征[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5(2):76-81. CSSCI

2. 朱风书, 周成林, 王碧野.体育锻炼降低大学生吸烟依赖性: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J]. 体育与科学, 201435(6):109-113. CSSCI

3. 朱风书, 周成林. 急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学生抑制能力影响的研究——来自行为学与生理学的依据[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6, 35(10):940-946. CSCD

4. 朱风书, 周成林, 陆颖之,.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学生认知控制能力的影响及时程效益[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5, 34(2):175-180. CSCD

5. 朱风书, 周成林, 颜军. 久坐吸烟大学生抑制功能受损的ERP证据[J]. 体育与科学, 201.38(5):115-120. CSSCI

6. 朱风书, 颜军, 许克云,. 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2(6):76-80. CSSCI

7朱风书, 颜军, 陈爱国. 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2):139-141.

8. 朱风书, 颜军, 陈爱国. 体育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自尊和心境的影响[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19(4):365-366.

9. 朱风书, 张智锴. 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关系[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6):863-866.

10. 朱风书, 张智锴, 颜军. 大学生肥胖与体适能水平间的关系[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7, 26(7):641-646.

11. 陈爱国, 许克云, 朱风书,. 体育运动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研究与思考[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 33(11):1119-1125.

12. 陈爱国, 许克云, 朱风书,. 体育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初中生同伴关系的相关性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5):112-115.

13. 颜军, 陈爱国, 朱凤书. 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研究发展[J]. 体育与科学, 2010, 31(5):90-93.

14. 颜军, 孙雪梅, 朱凤书,. 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效应:身体锻炼对大学女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 体育与科学, 2011, 32(5):95-99.

15. 朱风书, 颜军. 运动竞赛的主场效应研究进展[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0(1):16-17.

16. 朱风书, 朱红军, 颜军. 对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0(2):107-109.

17. 朱风书, 颜军. 中小强度篮球锻炼对男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6, 10(20):35-37.

18. 朱风书, 蔡先锋, 黄美蓉,. 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的研究[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4, 13(5):498-501.

19. 朱风书, 颜军. 篮球运动对男大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7):581-582.

20. 张智锴,朱风书, 夏文雪等. 大学新生自我控制在体育锻炼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作用[J]. 中国学校卫生, 2018, 39(7):1037-1040.

21. 朱风书等.篮球运动干预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人际关系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2, 30(3):457-465.

22. Chu, K., & Zhu, F.(2022). Impact of effort-reward imbalance on undergraduatesaggressive behavior: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justice and hostile attribution.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50(5), e11414.SSCI

23. Chen, T., Chu, K.,& Zhu, F.(2022).Tes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Attitudes Towards School Violence Questionnaire with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50(6), e11454.SSCI

24. Chu, K., Zheng, Y., & Zhu, F. (2022).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COVID-19 Phobia Scale among Chinese undergraduate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50(8), e11508.SSCI

25.YangY,ZhuH,ChuK,ZhengY,ZhuF.2023.Effectsofsportsinterventiononaggressioninchildrenandadolescent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PeerJ11:e15504http://doi.org/10.7717/peerj.15504 SCI

26. Chu K and ZhuF( 2023). Impact of cultural intelligence on th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China: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Front. Psychol. :1077424. SSCI

27. Yilin R, Kequn C and Fengshu Z (2023)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AthletesReceived Support Questionnaire . Front. Psychol. 14: 1176035. SSCI

科研项目

  1. 青少年攻击行为的靶向运动干预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编号:20BTY1182020.10-2023.12.第一主持

  2. 体育运动预防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干预模型与实证研究,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编号:18YJAZH1492018.8-2021.12.第一主持。

  3.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运动干预理论与实证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编号:DLA1602852016.6-2019.12.第一主持。

  4. 促进小学生脑执行功能的运动干预研究:理论构建与方案开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项目,编号:CLA1201622012.12-2015.12.第二主持人。

  5. 运动对药物依赖者康复作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上海市科委地方院校能力建设重点项目,编号:134905036002012.10-2015.12.第三主持人。

     

     

     

     

 

电话:0514-87992015

传真:0514-87992015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

邮编:225127

COPYRIGHT © 2021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工作部)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