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师资队伍 > 专职教师 > 运动人体教研室 > 正文
陈祥和

一、个人信息:

陈祥和,男,19867月生,山东临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扬州大学“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扬州大学“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培养对象,兼任中国解剖学会运动解剖学分会秘书;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生化分会会员等职务

 

二、学术信息:

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与骨适应的分子机制、运动改善青少年抑郁的理论与机制研究。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在SCICSSCI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专著1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1本。主持且在研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等课题8项,校级课题1项,1项校级课题已结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别课题10指导学生省级课题7项。

 

三、学术获奖情况:

(一)个人获奖情况:

1. 2020年扬州大学佰亿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2.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论文题目《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与校园足球的合作创新实践研究—以南通支云为例》

3.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论文题目《基于思维导图对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影响的研究》

5. 2021年度扬州大学优秀学术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6. 20212022年度扬州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二)指导学生获奖:

1. 2023年第七届江苏省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指导老师

2.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体育健康与社会发展”学术创新论坛暨第十届江苏省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论坛报告会特等奖、一等奖—导师

3. 2022年长三角体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特等奖、一等奖—导师

4. 2022年第十五届首都青年学者运动训练论坛创新奖—导师

5. 2022江苏省高校第三十四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二等奖、三等奖—导师

6. 2021年长三角体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一等奖—导师

7. 2021年第九届江苏省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论坛特等奖、一等奖—导师

8. 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体育交叉学科前沿研究”学术创新论坛暨长三角体育学研究生学术论文报告会特等奖、一等奖—导师

9. 2019年江苏省暨首届长三角体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特等奖—导师

10. 2018年江苏省第五届体育学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特等奖—导师

 

四、科研项目情况:

(一)主持课题: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CLA200279,精准运动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的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202009-202312,在研,主持.

2.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TYC001,“健康中国”视域下体医融合干预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202009-202212, 4万,在研,主持.

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21T140580ucOCN介导“骨-Crosstalk”在运动改善抑郁中的作用机制,202106-20240615万,在研,主持.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9M613225SNRK介导ucOCN在运动促T2DM成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机制,201907-2021065万,在研,主持.

5. 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7KJB180017运动促2型糖尿病小鼠OB分化中的机制,201709-2019083万,结题,主持.

6.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9SJA1813,“体医结合视角下: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促进体制机制研究201905-2022051万,结题,主持.

7.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T-b/2016/08跳跃运动对小学生体质与骨健康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研究,201610-2017121万,结题,主持.

8. 扬州大学教改课题,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途径与实践研究,201808-2020061万,结题,主持.

9.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行动计划,PY2014006GPR48在运动调控骨代谢中的生物学作用,201407-2015061.8万,结题,主持.

 

(三)参与课题: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2007002,二代健身路径集成管理与服务系统,2020-2023,在研,参与.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8CTY014,靶向健身延缓认知老化的模式构建及应用研究,201806-20210620万,在研,参与.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571222,细胞兴奋性调节和脊髓运动控制机制的离子通道性研究,201601-20191263万,在研,参与.

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面上项目,2017M612244Sirt1在运动减少APP/PS1小鼠沉积中的作用及机制201707-2019075万,在研,参与.

5.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7DTYJ01,健康中国背景下“体医”融合促进老年健康的体制机制研究,201912-2022123万,在研,参与.

 

(四)指导学生课题:

12018年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部级,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中老年女性骨健康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部级,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超重大学生体态特征变化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3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部级,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互联网+”教学情境下体育学科线上教学质量提高方法调查研究》

42018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省部级,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运动通过AMPK/eNOS/NO信号通路调控T2DM小鼠OB分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5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省部级,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绿色锻炼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绩效及运动精细化研究》

62023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省部级,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Irisin介导“肌-Crosstalk”在运动改善抑郁中的作用研究》

7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省部级,指导老师

项目名称:《运动介导炎症因子改变依恋风格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

五、论文发表:

(一)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

  1. Yang K, Liu C, Shao J, Guo L, Wang Q, Meng Z, Jin X, Chen X(co-first author). Would Combination Be Better: Swimming Exercise and Intermittent Fasting Improve High-Fat Diet-Induce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Obese Rats via the miR-122-5p/SREBP-1c/CPT1A Pathway[J]. Diabetes, Metabolic Syndrome and Obesity, 2024, 17, 1675-1686. SCI收录

  2. Chen X, Yang K, Sun P, Zhao R, Liu B, Lu P. Exercise improves bone formation by upregulating the Wnt3a/β-catenin signalling pathway in type 2 diabetic mice. Diabetol Metab Syndr, 2021;13(1):116. SCI收录

  3. Chen X, Yang K, Jin X, et al. Bone Autophagy: A Potential Way of Exercise-Mediated Meg3/P62/Runx2 Pathway to Regulate Bone Formation in T2DM Mice. Diabetes Metab Syndr Obes, 2021;14:2753-2764. SCI收录

  4. Chen X, Zeng X, Qiu X, et al. Exercise allevi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by ameliorating the Sirt1-mediated TGF-β1/Smad3 pathway in T2DM mice. Endocr Connect, 2024;13(3):e230448.SCI收录

  5. Chen X, Zeng X, Qiu X, et al. Exercise allevi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by ameliorating the Sirt1-mediated TGF-β1/Smad3 pathway in T2DM mice. Endocr Connect. 2024;13(3):e230448.SCI收录

  6. P. Sun, X. Chen (co-first author), Z. Zeng, et al. Sex differences in lower-limb arterial stiffness following acute aerobic exercise[J]. Science & Sports, 2019, 35(2):39-48. SCI收录

  7. Chen X, Liu B, Lu P, et al. Role of GPCRs in The Effect of Exercise on Bone Metabolism[J].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2022, 49(03):514-524.SCI收录

  8. 陈祥和, 李文秀, 刘波, . 骨源性因子ucOCN在运动抗抑郁中的作用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22, 30(02):375-388. CSSCI期刊

  9. 陈祥和, 陆鹏程, 刘波, . 不同力学刺激方式对T2DM小鼠骨中Notch途径及骨形成代谢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 44(02):80-89. CSSCI期刊

  10. 陈祥和, 李世昌, 孙朋, . 游泳和下坡跑通过CN/NFAT信号途径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吸收代谢的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 2018, 54(4):113-119. CSSCI期刊

  11. 陈祥和, 彭海霞, 孙朋, . 不同力学刺激对T2DM小鼠骨中TGF-β/Smad途径及骨形成的影响[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8, 42(3): 95-102. CSSCI期刊

  12. 陈祥和,孙朋,杨念恩, . 运动上调GPR48-RANKL 通路影响2 型糖尿病小鼠破骨细胞分化[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 43(3):90-95. CSSCI期刊

  13. 陈祥和, 李世昌, 严伟良, . 不同方式运动对生长期雄性小鼠骨形成和骨吸收代谢影响的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15, 32(2):205-211. CSSCI期刊

  14. 陈祥和, 李世昌, 严伟良, . Hedgehog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的影响及不同方式运动的调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 38(11): 59-64. CSSCI期刊

  15. 陈祥和, 彭海霞, 李世昌, . 不同运动方式对型糖尿病小鼠骨形成及BMPs/Smad途径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 40(5):51-58. CSSCI期刊

  16. 陈祥和, 李世昌,孙朋, .小鼠生长期下坡跑改善去卵巢后骨中型胶原蛋白表达和骨形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8(5):427-430. CSSCI期刊

  17. 陈祥和,余慧琳,徐帅,等. AMPK介导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骨代谢紊乱的明星分子[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9, 25(11):1650-1654. CSCD期刊

  18. 陈祥和, 杨康, 赵仁清, . 运动调控骨代谢的关键膜上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48[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8, 24(8):1114-1120.  CSCD期刊

  19. 陈祥和,孙朋,陈爱国,等. 不同运动对2型糖尿病小鼠骨中cAMP/CREB/Atf4 途径及骨形成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7, 36(11):977 -983. CSCD期刊

  20. 陈祥和, 李世昌,孙朋, .下坡跑对生长期雌性去卵巢小鼠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2):33-38. CSCD期刊

  21. 陈祥和, 李世昌,孙朋. microRNAs在骨形成中的作用运动调控骨代谢的新机制[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3, 29(12):1128-1135. CSCD期刊

  22. 陈祥和, 李世昌,孙朋, .下坡跑对生长期去卵巢小鼠骨BMP-2Smad1/5Runx2表达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 32(7):617-622. CSCD期刊

  23. 陈祥和, 陆鹏程, 沈梓铭, . 脑可塑性在运动改善抑郁中的作用分析[J/OL].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1-9[2024-04-12]. 北大核心

  24. 陈祥和, 仇啸, 刘驰, . 自噬:运动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键机制[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3, 33(10):132-139. 北大核心

  25. 陈祥和, 刘波, 杨康, . 跑台运动改善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小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途径[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08):1210-1215. 北大核心

  26. 陈祥和, 李世昌, 孙运先. 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 2010, 32(3):45-48. 中文核心

  27. 陈祥和, 金圣杰, 陆鹏程, .“体医融合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策略研究[J]. 青少年体育, 2022, (05):43-45. 省级刊物

  28. 陈祥和, 李文秀. 体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22, 12(03):5-7. 省级刊物

  29. 陈祥和, 田志凯, 李文秀, .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体育科技, 2021, 42(05):143-145. 省级刊物

  30. 陈祥和, 彭海霞, 王秋林, . 跳跃运动对小学生身高和骨密度的影响[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 27(07):16-17.省级刊物

  31. 陈祥和. 体育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方法探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 26(08):7+12. 省级刊物

  32. 陈祥和. 运动干预对骨型胶原蛋白含量的影响[J]. 体育科学研究, 2018, 22(03):24-27. 省级刊物

  33. 陈祥和, 李世昌. 中国古代足球蹴鞠的兴衰研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1, 27(05):17-19. 省级刊物

  34. 陈祥和, 李世昌. 运动对脂质代谢中ATGL的影响研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5(05):89-93. 省级刊物

  35. 陈祥和, 李世昌. 运动与骨胶原蛋白[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 26(03):109-114.省级刊物

  36. 陈祥和, 李世昌, 胡川. 羊肚菌提取物对运动大鼠血乳酸含量及LDH活性影响的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 25(4): 126-128. 省级刊物

     

    (二)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

  37. Qiu X, Lu P, Zeng X, Jin S, Chen X(通讯作者). Study on the Mechanism for SIRT1 during the Process of Exercise Improving Depression[J]. Brain Sci, 2023, 13(5):719. SCI 收录

  38. 金圣杰, 陈祥和(通讯作者), 房纹萱. 运动抗抑郁表观遗传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09):2296-2303. 北大核心

  39. 陆鹏程, 金圣杰, 陈祥和(通讯作者). 与抑郁的抗争:运动介导免疫炎性系统改善抑郁的作用研究[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23, 33(05):104-111+144. 北大核心

  40. 李文秀, 陈祥和(通讯作者), 刘波. 运动改善抑郁症患者骨骼健康的作用和分子机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2, 28(09):1369-1372. 北大核心

  41. 金圣杰, 陈祥和(通讯作者), 刘波, 陆鹏程. 运动抗抑郁的理论阐释与实质探索[J].护理研究, 2022, 36(06):1026-1030. 北大核心

  42. 陆鹏程, 刘波, 金圣杰, 田志凯, 曾炘瑜, 陈祥和(通讯作者).下丘脑:运动改善骨代谢的关键控制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2, 26(32):5201-5208. 北大核心

  43. 余慧琳, 陈祥和(通讯作者), 杨康, . 能量代谢介导炎症反应在运动促进T2DM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 41(17):3871-3876. 北大核心

  44. 金圣杰, 陈祥和(通讯作者), 刘波, . 电竞辅助运动干预青少年抑郁的可行性及实现途径[J]. 中国学校卫生, 2021, 42(04):485-488. 北大核心

  45. 刘波, 陈祥和(通讯作者), 杨康, . 骨代谢紊乱的表观遗传重编程与运动调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20):3210-3218. 北大核心

  46. 刘波, 陈祥和(通讯作者), 杨康, . DNA甲基化在运动干预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5(05):791-797. 北大核心

  47. 杨康,陈祥和(通讯作者),赵仁清,等. 运动调控骨自噬中长链非编码RNA的作用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 23(31):5065-5071. 北大核心

  48. 杨康,陈祥和(通讯作者),赵仁清,等. 长链非编码RNA在运动改善骨质疏松中的作用机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 39(14):3585-3590. 北大核心

  49. 曾炘瑜, 陈祥和(通讯作者), 赵芸. 运动锻炼对青少年抑郁及健康体适能的影响[J].体育世界, 2023, (09):160-162. 省级刊物

  50. 仇啸, 陈祥和(通讯作者), 刘驰. 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U19梯队运动员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世界, 2023, (08):119-121. 省级刊物

  51. 沈梓铭, 陈祥和(通讯作者), 宋钰琳, . 健康体育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华武术, 2023, (08):104-106. 省级刊物

  52. 刘驰, 陈祥和(通讯作者).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超重/肥胖大学生体态特征及体成分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 30(08):147-149+157. 省级刊物

  53. 田志凯, 金圣杰, 陈祥和(通讯作者).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走班制体育教学构想——基于体育高考和青少年抑郁症的思考[J]. 青少年体育, 2022(07):101-103. 省级刊物

  54. 金圣杰, 陈祥和(通讯作者). 人工智能在运动干预抑郁症中的优化与赋能[J].安徽体育科技, 2021, 42(06):61-64+82. 省级刊物

  55. 金圣杰, 陈祥和(通讯作者), 刘波.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为青少年身心健康赋能的新思考[J]. 武术研究, 2021, 6(10):142-146. 省级刊物

  56. 王思莉, 陈祥和(通讯作者). 中老年居民体育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山东省茌平区为例[J]. 体育视野, 2021(20):5-6. 省级刊物

  57. 金圣杰, 陈祥和(通讯作者), 刘波. 不同运动项目对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效果的探讨[J]. 青少年体育, 2021(06):42-43+73. 省级刊物

     

    (三)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

  58. 曾炘瑜, 陈祥和(通讯作者), 刘波, . 运动如何调控-”Crosstalk分泌相关因子表达介导2型糖尿病的骨代谢[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1, 26(2):301-308. 北大核心

  59. 陆鹏程, 陈祥和(通讯作者), 杨康, . 自噬介导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骨代谢紊乱的作用机制[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20, 24(20):3256-3262. 北大核心

  60. 周鑫东, 金圣杰, 吕志远, 王天水, 陈祥和(通讯作者). 智能陷阱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运动行为的桎梏和冲突[J]. 心理月刊, 2022, 17(10):210-213. 省级刊物

  61. 丁一凡, 安传禹, 陈祥和(通讯作者). 少年规定拳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综述[J]. 武术研究, 2021, 6(04):66-68.省级刊物

  62. 陆鹏程, 陈祥和(通讯作者). 体育运动改善大学生抑郁症的作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 28(07):38-40. 省级刊物

  63. 张小平, 陈祥和(通讯作者), 俞尊元. 体育锻炼对肥胖儿童体质健康与骨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 27(06):36+44. 省级刊物

    (四)其他:

  64. Li XJ, He Q, Zhao N, Chen XH, Li TJ, Cheng B. 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Ameliora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2DM Mice Possibly by Improving PI3K/Akt/mTOR Signaling-regulated Autophagy in the Hippocampus[J]. Brain Res, 2021, 1773:147703. SCI收录

  65. Zhang XL, He Q, Huang T, Zhao N, Liang F, Xu B, Chen XH, Li TJ, Bi JZ. Treadmill exercise decreases Ab deposition and counteracts cognitive decline in APP/PS1 mice, possibly via hippocampal microglia modifications[J]. Front Aging Neurosci, 2019, 11: 78. SCI收录

  66. Zhang XL, Zhao N, Xu B, Chen XH, Li TJ. Treadmill exercise inhibits amyloid-β generation in the hippocampus of APP/PS1 transgenic mice by reducing cholesterol- mediated lipid raft formation[J]. Neuro Report, 2019, 12(2):1-6. SCI收录

  67. Zhao RQ, Bu WQ, Chen XH.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xercise for prevention of fall-related injuries in older people with different health conditions, and differing intervention protocol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BMC Geriatrics, 2019, 19(26): 1295-1306. SCI收录

  68. 孙朋, 李世昌, 陈祥和, .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急性影响[J/OL]. 中国体育科技:1-8[2023-04-20]. CSSCI期刊

  69. 徐帅, 陈祥和, 李世昌. 下丘脑介导能量代谢与骨骼反调节及其运动干预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体育科技, 2021, 57(02):74-81. CSSCI期刊

  70. 孙朋, 李世昌, 陈祥和, . 有氧运动对青少年左心室-动脉耦联的急性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 2022, 58(04):90-100. CSSCI期刊

  71. 赵常红, 李世昌, 孙朋, 陈祥和, . 运动调节骨组织细胞自噬的展望[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7, 29(02):171-176+187. CSSCI期刊

  72. 李世昌, 李灵杰, 陈祥和, . 运动对生长期小鼠骨代谢及PDGF介导的ERK信号通路的影响[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 35(06):65-70. CSSCI期刊

  73. 孙朋, 季浏, 李世昌, 陈祥和, . 有氧运动对青少年自主神经功能的急性影响[J]. 体育科学, 2015, 35(03):30-38. CSSCI期刊

  74. 孙朋, 李世昌, 季浏, 陈祥和. 有氧运动对外周和中心血压的急性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 2014, 50(02):83-91. CSSCI期刊

  75. 李世昌, 秦晓燕, 陈祥和, . 我国优秀竞技健美操男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9(09):9-13. CSSCI期刊

  76. 李世昌, 季浏, 刘体伟, 马涛, 陈祥和. 不同方式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生物力学及代谢指标的影响[J]. 体育学刊, 2012, 19(02):132-137. CSSCI期刊

  77. 徐帅,李世昌,陈祥和(通讯作者). 运动对雄性小鼠骨内分泌FGF23Klotho/FGFR1轴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9, 38(10): 882-889. CSCD期刊

  78. 刘波, 陈祥和, 杨康. 神经系统及其分泌物在运动改善骨健康中的作用机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3, 29(11):1626-1631. 北大核心

  79. 彭海霞, 陈祥和, 许克云. 高校专业体育教学管理的现状与发展[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 25(12):45-46+60. 省级刊物

     

    (五)会议论文:

    [1] 金圣杰, 陈祥和. 我们与抑郁的距离——青少年家庭结构中运动失配的桎梏与龃龉[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出版者不详],2022:170-172.

    [2] 陆鹏程, 刘波, 金圣杰, 陈祥和. 提高社会幸福,关注女性衰老——运动改善脑健康的研究发现[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质与健康分会).[出版者不详],2022:117-118.

    [3] 徐帅, 余锋, 陈祥和. 运动对雄性小鼠骨内分泌FGF23--Klotho/FGFR1轴表达的影响[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出版者不详],2019:2409-2410.

    [4] 陈祥和, 杨康, 余慧琳. 不同运动对T2DM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出版者不详],2019:2444-2446.

    [5] 陈祥和, 彭海霞, 李世昌, . 不同力学刺激对Ⅱ型糖尿病小鼠骨吸收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分会.第四届(2016)全国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学术会议——运动·体质·健康论文摘要汇编.[出版者不详],2016:68-69.

    [6] 陈祥和, 李世昌, 彭海霞, . 不同方式运动调控生长期小鼠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代谢的机制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出版者不详],2015:1808-1809.

    [7] 陈祥和, 李世昌, 孙朋, . 下坡跑对生长期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影响[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出版者不详],2013:404-405.

    [8] 李世昌, 马涛, 陈祥和, . 上、下坡跑台运动对去卵巢小鼠骨组织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出版者不详],2011:503.

     

 

电话:0514-87992015

传真:0514-87992015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

邮编:225127

COPYRIGHT © 2021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工作部)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