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夏风送暖。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中国好人、红色基因传承者杰出个人、江苏省道德模范、滨海县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党支部书记)、学院关工委校外思政辅导员徐振理的带领下,学院辅导员与毕业生党员一行,怀揣着敬意与鲜花,探望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八路军和新四军女战士、扬州大学离休干部,原扬州水利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05岁的周洁学老人。当徐振理会长轻声转达学院师生的牵挂时,老人眼中闪烁着温润的光泽,她紧紧握住师生的手,更令人动容的是,这位期颐之年的长者欣然允诺,今年金秋开学之际,她将来学院看望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用跨越世纪的生命厚度与年轻一代展开心灵对话。
一直以来,学院关工委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发挥‘五老’作用,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校内外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离退休人员的宝贵作用,多形式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推进学院关工委工作优质化建设取得实效。


周洁学原名周剑霞,1921年出生于今滨海县正红镇蔡河村周庄自然村,在周庄、篆河小学读书,1940年,考上阜宁中学,开学第二天学校就被日军飞机炸毁,学生全部解散回家。1940年10月,经党组织派遣到苏北阜宁一带工作的共产党员钱福海介绍,周洁学参加八路军第5纵队687团。在入伍介绍信上,因老八路干部方言口音和周洁学盐阜方言口音差异,工作人员把周剑霞写成了周洁学,从此周剑霞就改成了周洁学。1940年11月,周洁学在687团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被派到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学习,不久便发生了“皖南事变”。1941年1月25日,周洁学由一位八路军女战士改编成为新四军女战士。
1941年7月,日伪两万余兵力包围进攻盐城。3师师长黄克诚派部队来接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中的3师学员,学员分三个分队,周洁学是一个分队的分队长。1941年9月,日军扫荡,周洁学带两人泅水过河上岸后,返回带领另一位不会游泳的女战友,在帮助女战友的过程中不幸溺水,获救后肺部严重受损,因不方便转移被安排回家休养。在家休养期间,周洁学成为獐沟区妇救会副会长,后又当选阜东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副会长。1944年,周洁学到县委组织部任组织干事,负责县委党训班。1946年,国民党军进攻邵北,周洁学任华中军区第五军分区卫生队指导员,带着医疗队上了第一线。战后,周洁学荣立一等功。
1979年6月,周洁学到扬州水利学校工作,任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一直到1983年离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