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双创实践 > 正文
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四期

践行劳动精神 迸发青春力量

在城市的喧嚣中,图书馆宛如一片宁静的绿洲,承载着知识的传承与文明的传递。当青春与志愿服务相遇,当劳动精神在书香氛围里扎根,一段段关于成长、奉献与担当的故事,正悄然书写。这个暑期,体育2202刘文涛有幸成为图书馆志愿服务的一员,在整理报刊、维护秩序、服务读者的过程中,领悟劳动真谛,感受青春力量的蓬勃涌动。

(图为71日,刘文涛在图书馆整理杂志,刘文涛供图)

初次踏入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岗位,刘文涛心中满是期待与忐忑。红色的志愿马甲穿在身上,仿佛接过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图书馆,首要任务是报刊整理。看着杂乱摆放的报纸、杂志,刘文涛深知它们是读者了解世界、获取知识的窗口,整理好它们,就是为知识传播铺就顺畅道路。

整理报刊的过程,是与劳动深度对话的过程。将零散的报纸按日期、类别分类归位,需要耐心与细致。每张报纸折叠的角度、摆放的顺序,都关乎读者查阅的便捷。就像图中专注整理报纸的身影,俯身、抚平褶皱、精准归类,重复动作里,浮躁渐渐褪去,换来的是内心的沉静与有序。遇到厚重的合订本杂志,搬运、上架也考验体力,可当看到整齐排列的报刊架,成就感油然而生。这让明白,劳动不分大小,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在践行劳动精神。

(图为71日刘文涛在图书馆整理报刊,刘文涛供图)

在服务读者时,成长同样悄然发生。面对读者咨询报刊位置,刘文涛从最初紧张得语无伦次,到后来熟练指引;遇到老年读者视力不佳,帮忙找刊、读报,收获他们温暖的笑容与感谢,这些互动让懂得,志愿服务不只是付出劳动,更是传递温度。就像志愿驿站的伙伴们,用微笑和专业服务他人,图书馆里的志愿者们,也以知识服务为桥梁,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让劳动的价值在帮助他人中闪光。

志愿服务中的劳动,让青春有了更厚重的底色。劳动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在整理报刊的指尖、解答疑问的话语里。用青春的朝气,为图书馆的安静秩序添一份力,让劳动的汗水,浇灌出知识传播的繁花。这过程中,他们不再是单纯的“志愿者”,更是劳动精神的践行者、青春价值的追求者。

(图为73日,刘文涛在志愿服务站服务,刘文涛供图)

刘文涛在图书馆的志愿服务还包括了志愿服务岗亭,他和同伴在志愿服务岗亭中一起帮助迷路的市民,为辛勤的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的饮用水和休息地,和他们一起保卫城市的整洁,在劳动的过程中传递爱心与正能量,为构建更好的明天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图书馆志愿服务的经历,是刘文涛青春岁月里珍贵的印记。他表示:我们这一代青年不仅要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劳动精神,更要将其传递下去。未来,无论是在校园、社区还是社会,都应延续这份热忱,用劳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让青春在劳动中熠熠生辉。

(图为7月1日,刘文涛与图书馆管理人合影,刘文涛供图)

当离开图书馆时,回望整齐的报刊架、安静阅读的读者,刘文涛的心中满是感慨此次活动,他不仅整理了报刊,更整理了青春的迷茫;不仅服务了读者,更滋养了自己的心灵。劳动精神,就这样在青春的志愿服务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未来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力量支撑。

青春逢盛世,劳动正当时。在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日子,是践行劳动精神的生动实践,是青春力量绽放的舞台。愿更多青年投身志愿服务,以劳动为笔,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担当,让劳动精神在新时代,闪耀更加璀璨的光芒。


(指导老师:刘超)


电话:0514-87992015

传真:0514-87992015

地址:扬州市邗江区华扬西路196号

邮编:225127

COPYRIGHT © 2021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工作部)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